说到风水学,其与《易经》密不可分,有的学者认为风水学是《易经》的一个分支,笔者认为风水学是以《易经》为理论基础,将地理学、天文学、心理学、美学、建筑学等众多学科有机融合为一体的一门科学。《易经》又称《周易》,其科学性和理论贡献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崇。
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《周易全集》(唐品,2017.4)从其理论基础、如何创立、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、对世界文明的贡献、对现代社会的指导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,认为《易经》是建立在中国古代阴阳二元理论基础上的一部哲学书,是我国古代先人的集体创作,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,堪称华夏文明的源头。
什么是“风水”?简单地回答就是一是风,二是水,也即是“形与气”。晋代郭璞说:“(生)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。古人聚之便不散,行之使有止,故谓之风水。"在历史上,地理、阴阳、ト宅、相宅、堪舆等,均泛指风水。风水把气分为生气、土气、地气、聚气、纳气等,认为不论是生者还是死者,只有得气,才能有吉兆。因此,风水的宗旨就是理气,即寻找生气,顺应自然,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,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于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环境,使之达到阴阳之和、天人之和、身心之和的至善境界。
风水学是研究时间、空间、形势、气场变化与人类生活关系的一门学科。它是趋吉避凶的术学,也是规划生活环境的科学。它包罗万象而又精细入微,玄奥神秘而又与生活息息相关。经过长期演进,其中很多内容逐渐演变形成为民俗,甚至传统文化。
风水学虽然源于易学,来自古人长期对客观世界的观察,对大量事件现象统计规律的总结,与许多自然科学定律的发现在方法论上是相同的,本质上具有唯物性和科学性。但在封建社会时代,任何学说都脱离不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和统治阶级利益的侵扰,风水学当然也不能例外。在其发展与流传过程中,渗入了不少迷信和附会的内容,从而弱化了其起初唯物的本质。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去芜存正,不断提高创新,弘扬中华民族的国粹,造福社会,这是现代风水学的任务。其实高明的风水学是能够不着痕迹,尽得风流的,对于易理的运用更是可以得其意而忘其形,往往通过方位的挪移、植物的摆设、颜色的选择、家具的布局表达等,看似简单易行的措施,即可达到因地制宜、依形就势、扬长避短的效果,从而形成其独特的居住智慧与艺术。
风水关注和考察的内容很广,大到天体运动、气候交替、山水走向,小到草木种类、水土色质、光影变化等,涉及的领域有天文、地理、地质、生态、气象、水文等。其中与现代社会活动关系最密切的,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是人居与环境的关系学。其真正的核心理念是;为人营造优美而舒适的生存环境,健民强国,和谐美好。科学的风水学建筑模式是:力求声、光、电、磁的指标平衡+藏风聚气+山川秀美+以人为本+建筑风格(技术、材质、造型)=福、寿。
风水学最初是作为帝王的御用术,应用于指导城邑、宫殿、陵址等的修建活动之中。风水学自唐宋而兴盛,并且根据周易的原理,乘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的前身司南流行而流行,形成了以理法为主的福建派及以形法为主的江西派两大流派,逐渐导入民间,而环境理论体系也逐渐完善,在社会的文明进程中作用日趋凸显。在中国传统的各类形制的建筑中都留下了深刻的痕迹,相关著作为《永乐大典》、《四库全书》等著名典籍收录珍藏。
当代各类成功的建筑都蕴涵着人与环境相宜的精神,而如何运用好风水学的原理,亦要坚持扬弃的原则,目光如炬地进行判断,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。我们会发现,现代环境学其实并不神秘,它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和科学的方法,调理项目内部的资源,整合外部的形、势、声、光、电,对人类的各种居住环境进行改良。由于工作的关系,笔者在长期研究各类建筑时有大量真实而深切的案例,都市中虽然万家灯火,房宅林立,但是有的家庭荣华富贵,财源广进。而有的却穷困潦倒,衣食维艰。归根究底,除了个人所具智慧及工作勤奋外,无不与住宅的环境吉凶有密切关系。宅运亨通、又积善德则贫可转富,贱能显贵,正是情理之中。而宅运凶险,则富可致贫、贵亦招灾,不出意料之外。非但住宅如此,公司、厂房等亦然。因此,如何趋吉避凶,以利宅运,风水学发挥的作用甚大。
《天隐子》里说:所谓的安处,并不是华堂深宅,重褥宽床,而是指能在南面静坐,东首安寝,阴阳适中,光线明暗相伴。屋不要太高,高则阳盛而明多。屋也不要太低,低则阴盛而暗多。因为明多就会伤魄,暗多就会伤魂。人的魂属阳,魄属阴,假如明暗不调,那么就会产生疾病。
居室四边都开设有窗户,起风就关窗,风停便开窗。静坐的地方,前面挂着帘子,后面设有屏风,光线太强,便放下帘子来调和。光线大暗,便卷起帘子以通外光。这样,便能达到内以安心,外以安目,心日两安,进而自身安定的目的。住宅作为一种生活的工具,对人的影响至大,因此,如何运用风水学的原理,经营好其中的格局,意义甚重。
例如浙江福建广东等地,地处亚热带,四季模糊,二十四节气不均,冬短夏长,所以选择住宅方面有许多的讲究及避讳。普遍说来,就是要因地制宜,做到防潮、防热、防风、防燥,格局要与气候相宜,日照时间、风力风向要均匀,调和四时的阴阳。
我国北方地区则恰恰相反,夏短冬长,因地制宜的气候就要考虑到防风避寒保暖,房屋门窗偏小,很少有门对窗户的格局。
笔者在观察国内外不少优秀的住宅时,经常在里面的窗前伫立半个时辰,观风看云,或让阳光晒着背部,倾听四周的声音,对内部的明暗、曲折之处进行着比较,领略着养怡之福、可得永年的奥秘,预测着住宅本身将给人带来的改变。人是环境的产物,并生存于特定的空间与环境之中。自然环境重要,社会环境也不容忽视。人们长期居住与生存的场地,空气的清浊,气流的缓急,光线的强弱,温湿度的高低,以及烟毒废气的污染等,加上风俗与人文环境的优劣,都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长乃至家族的兴旺发达。环境好,则人杰地灵,山清水秀,人口素质高,人才辈出。反之,则杂疾丛生,穷山恶水,容易滋生出尔虞我诈之刁习。
人存在于奥秘无穷的自然界,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更加纷繁复杂。随着现代天文学、量子力学、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的飞速发展,不断揭开新的人类认知奥秘,会帮助人们回归科学和唯物本源,更好地理解人与环境的内在客观联系。然而,人的认知能力总是会受到时代和科技水平的局限,总是存在超出当前人类认知能力范围之外的部分,对此,我们应该坚决反对神秘化、迷信化,而应辩证地看、发展地看,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误入歧途,才能正本清源,弘扬和发展好现代风水学,为营造美好人居环境,为谋大众福祉服务。